第一武汉网:武汉城市圈商贸资讯专业平台 2008-08-05 10:06:34 作者:第一武汉网 来源:咸宁新闻网 文字大小:[大][中][小] |
细心的市民可能已经发现,如今市区不但公共设施齐全、干净整洁,而且市民出行也更方便了。有人感叹市区发展快、变化大。其实,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街头上市民的行为也悄悄发生着变化。目前,我市已喜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咸宁人当初创建的热情是否依然保持?昨日,记者就此对市区进行了一次回访。
公交车上文明氛围浓厚
一座城市文明素质的重要体现点之一,是居民的“出行文明”。高温天,在拥挤的车厢里,乘客会自觉让座吗?昨日,记者特地乘坐了市区几路公交车,体验“出行文明”。 服务规范,乘客舒适 昨日下午3时40分,记者登上了2路公交车。上车后,记者看到车厢内两侧贴着“讲究卫生,请勿乱扔果皮杂物”、“请注意安全,坐稳扶好”等提醒乘客的标语,车厢里整洁干净,前方的液晶显示屏正播放着流行MTV。“市公安局站到了”,到站前司机按动按钮,让下车的乘客提前做好准备。在温泉三号桥附近上班的张女士说,公交车很舒适,报站、停靠都很规范。 乘客主动让座位 下午5时15分,记者从温泉高中附近登上了一辆6路公交车。车行至195医院时,上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婆婆,你坐我这里嘛!我让给你坐。”一位年轻的女孩亲切地对老太太说。20分钟后,记者在温泉路换乘9路公交车。一路上,绝大部分的市民都主动给老年人和孕妇让了座位。 记者点评:让座看起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一旦深入人心,能形成一股大力量。公交车上,每天多一些人自觉让座,必定会“让”出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程统 朱慧 黎妮晓宇)
流浪狗纷纷被圈养
在城区,有的狗被主人当宠物养着,而有的狗流浪街头。经过文明创建期间对街头流浪狗的集中整治,市民的养狗行为是否得到规范?昨日,记者走街串巷,感受没有狗患的城市新生活。 流浪狗难觅踪影 昨日,记者来到市中心集贸市场,这里以往是一群群流浪狗最喜欢光顾的地方,一些垃圾废物旁边,常常可以看见三五成群的野狗在那里疯跑打闹,或扒地上的垃圾找吃的东西,但现在很难看到它们的身影。 在地质综合市场,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大市场内,没有一只“可疑”野狗。“有一次我来这里买菜,一只疯狗突然蹿出来把小孙子都给吓哭了,现在这里再没看到流浪狗了。”在市场门口,来买菜的夏婆婆告诉记者。 关键是规范养狗行为 记者敲开了浮山办事处泉塘村五组聂先生的家门,迎面传来一阵狗叫声,让人不寒而栗。聂先生大喝一声连忙制止。聂先生告诉记者,他养的这条狗原本是用来看门的,基本上放任不管。以前,发生过狗咬伤人的事件,人家找上门来要求打疫苗,搭了不少钱。如今,聂先生用铁链把狗拴了起来,每天定时喂些剩饭剩菜,比以前省心多了。聂先生说,在城市养狗本无可厚非,关键是要管好自己的狗。说到底,那些让狗在街头流浪的人就没有资格养狗,狗的毛病都是主人惯出来的。 据温泉市场开发中心主任明继武告诉记者,原先我们城区的狗患问题确实比较突出,野狗咬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给市民的出行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不过现在狗患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城区内各大街小巷很少再看到它们的身影,市民生活少了一些烦扰。 记者点评:看似狗患,实则人为。如果每家管好自己的狗,也就是为我们的文明城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了。 (刘帮 宋志强)
摩的堵路现象明显减少
文明城市创建真是让我们咸宁大变样了!现在很少看到那些摩的堵在路口妨碍我们进出了!”昨日,在温泉集贸市场、中百超市等地点的入口处,针对文明城市创建后车辆乱停乱靠现象的减少,不少市民表示了对创建工作的肯定。 昨日下午,以前车辆乱停乱靠最为严重的集贸市场入口处,记者看到三轮、摩的的数量明显减少。“现在买菜就算推购物车进出也方便了,不像以前,提着菜出来要左躲右闪,生怕被这些车子给挂着了。”一位在集贸市场买菜的女士对记者说。 但在温泉城区一些偏僻街道,记者还是发现了部分随意停靠在路边或人行横道上的车辆。对于这种现象,市民李先生说:“文明城市的建设需要每一位市民参与,只有人人注意好生活中的细节,文明才能常驻在我们身边!” 记者点评:停车是有车一族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正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才更能体现个人素质。 (周泉 黄兰芬 黄加 赵骥)
市民主动清除“牛皮癣”
你是否能自觉做到不乱贴乱画?你是否发现我们生活的城市乱贴乱画现象正在逐步减少?昨日,记者走遍大街小巷,切实感受了一番我市的变化。 昨日下午3:50分,记者在温泉中心花坛见到,一名年约60岁的老人正头顶烈日用刷子清洗路边电线杆上的一张招生广告。他告诉记者:“对于这些破坏文明环境的‘牛皮癣’,我一直是看到了就动手清理,不过最近需要我动手的情况少多了。” 记者沿着温泉路一路走下去,发现公交站台、公交指示牌、人行道、车道等都无“牛皮癣”的出现。据了解,为集中整治市区的乱贴乱画现象,市城管局还专门成立了“牛皮癣”整洁专班,抓到“制癣”者一律严惩。 (朱志茹 王奇峰 生丹静)
“霸道”摊点收回店内
几根竹篙子撑起一块破雨布,一堆砖头垒砌起半拉小棚子斜斜靠在墙上,挡住市民出行道路,过往车辆望而生畏。曾几何时,这样乱搭乱建的场景在市区大街小巷屡见不鲜,经过一段时间整治,记者走访发现,乱搭乱建情况大为改观。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茶花路、桂花街、万年路等温泉街道发现,路边一度出现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已不见踪影,街道井井有条。在张家湾一带,记者见到,一处曾在路边搭棚子“霸道”多日的水果摊也悄然收回了店内,将宽敞的人行道还给了市民。 记者获悉,近段时间相关部门对城市乱搭乱建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对违章建筑下达拆除通知,组织力量对拒不拆除的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保障了道路通畅。 (程昌宗 庞赟)
9成行人自觉走上斑马线
在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无视红绿灯横穿马路的行人总会让司机朋友们惊出一身冷汗。自文明创建活动伊始,交警就曾开出我市首张针对行人闯红灯的罚单,七月份还派出几百名“文明劝导”志愿者对乱闯红灯、不从斑马线过马路的行人进行劝导。现在回头看看,记者发现,这些行动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昨日下午15点45分,记者守在中百超市旁的红绿灯处,通过观察发现,大约9成的行人都会自觉从斑马线处穿过马路;而10分钟内闯红路过马路的人数约为20人,远远小于七月初记者随同“文明劝导”志愿者在街头进行劝导时的数字。 市民房先生告诉记者:“其实谁不想平平安安出行呢。以前是没意识到,最近媒体一直宣传文明出行,大家还是乐意接受并遵守的。”(陈烽)
时间:2008-08-05 |
 |
最新评论 |
|
 |
发表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