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武汉网:武汉城市圈商贸资讯专业平台 2008-07-30 01:47:12 作者:第一武汉网 来源:鄂州新闻网 文字大小:[大][中][小] |
为民铺设健康路
记者叶雁翅实习生赵奕凡王全胜 7月21日,杨叶镇杨叶村10组村民李勇明高高兴兴地从杨叶卫生院出了院,住院16天原本花去医疗费2152元。但是这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新农合基金为其支付了1447.7元,个人仅仅出资704.3元。 今年前5月,像李勇明这样,自家只出一部分钱看病的参合农民已达到598542人,其中10.43万人次已获得不同的补偿,累计补偿金额1137.45万元。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今年以来,市卫生部门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过程中,以提高部门执行力为切入点,用实际行动诠释科学的卫生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卫生建设,努力为群众构筑坚固的健康屏障,不断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学理论提高部门单位执行力市卫生局党组在年初一次集体学习中认为,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顺利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 他们制定出提高政府执行力大讨论活动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通过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省市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思想动力。 思想解放不够、执行意识不强、执行作风不实、执行能力不高、廉政勤政观念淡化……在学习查摆问题过程中,一条条影响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的问题被梳理出,局党委班子及下属医疗单位党委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认真改进。 市中心医院从会风开始着手,实行会前通知,到会时签到,会后通报,通过机关干部的到会及时性来检验政务值守和反应能力。该医院还设立“投诉”电话和举报箱,建立了奖惩制度,设立专门的基金,对表现优秀的实行奖励,对投诉较多的采取制约惩罚措施。 通过集中学习、查摆问题、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活动,全市卫生系统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效率意识和执行意识,为更好地推动全市卫生事业改革向纵深开展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为群众构筑坚固健康屏障市卫生局从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出发,今年多渠道筹资457万元,对0-7岁儿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他们完善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共完成7.5万名6周岁以下儿童的本底资料。 为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市卫生局筹集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经费420万元,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2个。其中迁建原八一医院,改造为雨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市三医院设置樊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西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了古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门、四眼井社区卫生服务站。 与此同时,全市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加强。市卫生部门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改造了20个建制乡镇卫生院的发热门诊;争取省级新一轮农村卫生3项建设项目资金每年120万元,重点武装一部分乡镇的配套设备和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争取传染病区建设国债项目资金310万元,完成3个区传染病区的建设;争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国债项目资金660万元,改造14个乡镇卫生院的房屋设施;争取血吸虫病防治项目100万元,完成段店中垸血吸虫工程。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完成150余所村卫生室的建设任务。 多轮驱动推进和谐卫生建设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社会聚焦的热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市卫生部门以十七大报告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的卫生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卫生,采取一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了新农合的筹资水平,每名参合农民每年补助由40元提高至80元,使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加大了参合农民补偿力度,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医疗费用补偿由去年的55%提高到85%。制订出《鄂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重症慢性病管理办法》、《二次补偿方案》,建立了大病和慢性病患者补偿机制。免费为全市参合农民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新农合签订合同17万多份(户),参合农民598542人,参合率达90%。 ———在市优抚医院和八一医院的基础上建立了两所惠民医院,并确定市中心医院为转诊医院。其中将八一医院从原址迁出,投入70万元,进行了装修改造,并添置了相关诊疗设备,设立鄂州市惠民医院,为城镇困难群众提供低价、优质、方便的基本医疗服务。据统计,从2008年元月1日至2008年5月,全市共接诊惠民对象1878人次(其中门诊1806人,住院72人),共减免患者各种医疗费用5.6万元。 ———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降低患者的就医费用。我市在加大政府投入和调整医疗性收费的前提下,减少药品采购环节,降低药品价格,改革目前药品供应流通机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统一配送,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探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医药分开试点。在农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型综合医院开展药品直供试点,重点开展市中心医院药房托管试点工作,力争9月份正式启动,切断医生与医药代表之间的利益联系。
时间:2008-07-30 |
 |
最新评论 |
|
 |
发表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