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记者 王义才 □实习生 陈颖 柯黎
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据统计,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8.2亿元,同比增长38.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1.04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126.58亿元,同比增长23.5%,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0.34亿元,利税36.68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05.45%。 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冶金、机械行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263.59亿元、47.07亿元,两个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56%。全市重点调度的四十家企业中,有23家企业实现了产值、利税同步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310.1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2.42%,实现利税29.72亿元,占全市工业利税的81.03%。 县市区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七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86.74亿元,同比增长34.33%。 高新产业发展加快。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6.94亿元,同比增长25.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4.9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4.28亿元,增长27.4%;利税总额10.75亿元,增长29.7%。 规模以上企业队伍壮大。元至6月份,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76家,退出18家,净增58家,“小进规”企业新增产值20亿元。 节能降耗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电耗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电耗为2607千瓦时,同比下降18.76%。从市重点监测的10家用电大户主要产品单耗来看,其中新冶钢等6家呈下降趋势。 其实,上半年我市经济环境较艰难,许多不利因素如同“拦路虎”横在工业企业面前。元月11日起,黄石遭遇50年不遇的强降雪,给正常的工业生产带来重大影响。同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艰难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和市经委等各级领导认真调研,精心调度,加强对重点企业保障和协调服务力度,确保电力、煤炭等生产要素供应,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各家企业也积极组织力量查患排险,狠抓生产,紧盯市场,调整策略,突破种种困难,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从目前形势看,下半年黄石工业发展,既有一些有利条件,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市经委主任刘恒咏分析。 有利方面,一是上半年打下的良好发展基础;二是全市正在积极开展思想大解放活动,能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三是东贝铸造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投产见效;四是预计下半年可净增30家“小进规”企业;五是有一定的因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而自然增长的空间。 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国家宏观调控继续从紧,投资规模压缩、银根紧缩,土地闸门收紧,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等,这些因素必然会给以工业为主的黄石造成较大压力。此外,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和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给我市工业发展也带来一系列影响。 “首先要着力抓好思想解放”, 刘恒咏认为,一是大力实施优势产业扩张工程,使骨干企业“顶天立地”。强化扶优扶强措施,大力支持新冶钢、有色、华新、东贝、锻压、美尔雅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打造百亿元的企业、五百亿元的集群、千亿元的产业。二是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发展工程,使中小企业“铺天盖地”。三是大力实施精品名牌创建工程,使黄石品牌“惊天动地”,支持引导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培育精品名牌,力争再创一批国家和省级名牌,形成品牌效应,使黄石品牌冲出湖北,走向世界。 根据目前发展形势,相关部门预计我市工业经济下半年可完成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全年达到920亿元,同比增长32%左右;完成工业增加值140亿元,全年达到265亿元,同比增长25%左右。
时间:2008-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