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曾嵘 见习记者邓林
18日,水面波光潋滟,在岳口镇新堰口村,兴达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徐寿山划着小木船,在一排排网箱中穿梭,忙着给黄鳝投食。徐寿山告诉我们:“自从加入了合作社,养殖户有了新身份——社员,我睡觉都比以前香了。以前自己单打独干的时候,黄鳝要是出点问题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加入了合作社,36户社员每过几天就会集中在一起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学习,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啊!” 兴达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于去年7月成立,是由新堰口村养殖大户徐荣华等带头组织起来的。该社共有社员36户,均为新堰口村养殖户,养殖水面达400亩。合作社本着“利益共享、风雨同舟、相互合作、共同致富”的宗旨,把一家一户的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衔接起来,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在合作社组织下,社员结团将黄鳝打进市场。 徐寿山承包的水塘边,记者见大竹篮中装满了新鲜的白鲢,“以前这个时期买点鲜鱼做饲料得到处找,像现在这样每天定时送货上门想都不敢想。”徐寿山激动地告诉记者。“不仅方便了,价钱也实惠了不少。市场价每公斤6至7元,但社里与仙桃的一家渔场订了合同,每天送1000公斤白鲢,每公斤只要4元。因为我们的货量大,进苗、饲料、药品都是批发价,这大大节约了我们的养殖成本。” 合作社理事长徐荣华介绍,合作社成立以后主要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把所有网箱养殖成员集中在一起,开展技术交流,谈养殖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二是可以组织成员对外开展交流,去年理事会召集大家到仙桃张沟镇先锋村、监利等地实地考察,学到了许多先进经验,对社员提高养殖技术有很大帮助。三是形成一个整体,可以统一进苗、进饲料、购进消毒药剂,降低养殖成本;统一销售,每公斤黄鳝销售价格比零星散户可多卖1元。 社员罗吉堂感慨万千地对记者说,“没有社里的帮忙,我的黄鳝就‘断炊’了。”由于扩大了养殖规模,缺乏资金的他一筹莫展,社里知道他的情况后,为他贷款3万元。社里像他这样的人有很多,合作社成立以来,由合作社担保共为养殖户们约贷款80万元。 水里,黄鳝争抢着饲料,发出的欢快声在寂静的乡村显得格外悦耳,让几名正在交流养殖经验的社员乐得合不拢嘴。
时间:2008-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