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惠农 科技兴农
本报讯 通讯员许剑报道:“2350公斤,每公斤一块八,共计4230元。”8月4日,黄梅县濯港镇桂坝村村民桂定如在自家门前轻松地就卖掉了早稻粮食。桂定如喜滋滋地说,在政府的引导下,他今年种植的5亩早稻,亩产470公斤,每亩比去年多收了50公斤,每亩增收90元。 濯港镇位于黄梅县中心地带,现有耕地面积92400亩,旱地面积8700亩,主产水稻,素有“黄梅粮仓”之称。近几年来,濯港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惠民政策,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作用,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2007年,濯港镇实现粮食总产7000万公斤,油料750万公斤,实现农业丰收的大好局面,并被黄冈市委、市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乡镇”称号。 “科技兴农,信息导农”是濯港镇党委、政府“强镇富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该镇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作物品种结构。先后建立了以丁字街、杨柳湖、桂坝、胡坝、胡牌、浪口等7个村为“优质稻块核心区”,已带动周边村,辐射全镇各村组。2008年全镇实种早稻面积45000亩,中稻面积33000亩,晚稻面积50700亩,已建成优质板块早稻面积12000亩,中稻面积22000亩,晚稻面积25000亩。全面推广种植两优287、鄂早18、黄华粘、野丝粘等水稻优良品种。今年夏收,早稻亩产平均达450公斤左右,一批早已与种田农民签订收购合同的濯港粮油加工企业,正在组织大量收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科学保证。 为夺取农业丰收,濯港镇在农业植保服务工作中,扎实建设好“五个一”工程。即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农资经营服务店,建立一块病虫防治信息黑板报,安排一名植保信息员,组建一支机防服务队,建立一块植保服务示范片,把农业科学技术送到万户千家。仅今年上半年,濯港镇已举办500人以上参加农业科技培训会4次,100人以上参加的培训会26次,培训达4000余人次。编写《农业科技信息》小报6期,发放农业科技资料3.5万份。 “政策惠农,机械利农”是濯港镇在推广农业机构化道路上始终坚持的服务措施。该镇在全面宣传贯彻农机购买补贴政策的同时,引导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机具,注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据了解,该镇已购置小型耕整机械2900台,大中型耕整机械37台,联合收割机116台,步进式插秧机25台,植保机械705台,农业排灌动力8940KW,机耕机整水平达95%,机械收割达90%,年机械插秧面积超过5000亩。该镇丁字街村还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和机械插秧服务队,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5%。 据悉,该镇今年早稻大面积丰收,总产量1900多万公斤。
时间:2008-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