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武汉网:武汉城市圈商贸资讯专业平台 2008-08-12 09:18:01 作者:第一武汉网 来源:鄂州新闻网 文字大小:[大][中][小] |
记者熊孝平 今年上半年,我市在科学发展观旗帜的引领下,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全面加快“两个率先”和“两型社会”先行区建设步伐,全市经济运行明显加速,呈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6.67亿元,同比增长14.5%,超计划增幅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在中央、省市各项支农扶农政策措施和“三送三促”活动的推动下,灾后恢复生产较快,农业发展势头转好。上半年,预计夏粮产量2.18万吨,同比增长1.8%;油菜子产量4.54万吨,增长3.9%;生猪出栏42.61万头,增长24.7%;家禽出笼480.53万只,增长1.9%;水产品产量10.68万吨,增长15.9%;蔬菜产量50.02万吨,增长1.3%。农民现金收入人均达2594.4元,增长22.7%。 上半年,建成农村公路100公里,基本完成了全市74座泵站改造任务,路口至沼山33.9公里自来水主管网已开工建设,“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在农村全面铺开。积极争取城乡一体化各项改革试点成效显著,省直部门各项承诺逐步落实。省发改委对我市垃圾处理、梁子湖生态保护、洋澜湖综合治理项目进行了落实;省财政厅对我市的税收省级财政集中增量部分全额返还已落实到位;省财政厅、省建设厅将我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和葛店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项目纳入2008年第一批“以奖代补”项目计划;省国土资源厅安排我市为国家第三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用地减少挂钩试点;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已在我市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8.72亿元,同比增长26.0%,增幅同比提高0.98个百分点。中省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8.39亿元,增长2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8.3%,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完成增加值26.79亿元,增长29.0%,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45.6%。高新技术产业增势强劲,完成增加值12.35亿元,增长38.3%,实现销售收入32.46亿元,增长44.4%,实现利税总额2.99亿元,增长49.6%。 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取得明显实效。一是节能降耗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建立了节能目标考核体系。把节能目标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将节能责任落实到各相关单位。狠抓了一批节能重点工程。鄂州电厂、鄂钢、世纪新峰、吴城钢铁等几家高能耗企业,重点实施鄂钢高炉余压发电、鄂州电厂尾水余能发电、世纪新峰余热烘渣等项目。狠抓了产业结构调整。鄂钢120万吨宽厚板、电厂二期、世纪新峰二期等一批升级改造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同时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极大地推进了节能降耗工作。二是减排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在实施工程减排上,实施了鄂钢干法熄焦余热发电和烧结脱硫、武钢球团厂烟尘治理、城市垃圾及污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在循环利用减排上,对电厂粉煤灰、选矿尾渣、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利用。在结构调整减排上,按照《鄂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加快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实施减排目标一票否决。三是九项专项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6月30日,已全部关停8家小水泥生产企业;小炼铁、小炼钢企业已关停17家,停产9家。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我市把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重点,加强调度与协调,确保了投资的较快增长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1亿元,同比增长48.5%,增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投资的高位增长得益于招商引资的大幅增长,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招商引资总额40.6亿元,增长78.9%,其中实际利用外资5010万美元,同比增长37%,占年计划的56.3%。 在纳入市级管理的60个亿元重点项目中,世纪新峰二期、文依生物科技、团结激光一期、表面处理工业园一期等20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计划新开工的40个亿元项目已有德胜钢铁二期、华中重机新型钢、江燕船舶、恒颖超电子等31个已开工建设,还有汉鄂快速通道、华工科技园、鄂州火车站改造工程等9个项目正抓紧进行前期工作,力争在下半年按计划动工。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内外贸市场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25.9%,增幅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占年计划的57.7%。其中国地两税收入分别增长28.6%和32.6%,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91.7%。上半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2亿元,增长31.7%,增幅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占年计划的62.0%。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09亿元,增长35.4%。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48.82亿元,比年初增加12.01亿元。季末贷款余额79.11亿元,比年初增加3.77亿元。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1亿元,增长23.1%,超上年同期增幅6.22个百分点,占年计划的54.8%。 1至6月,全市完成海关出口额4038万美元,增长14.0%,增幅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占年计划的35.6%。 两型社会建设开始启动融入武汉城市圈有新进展去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今年初迅速成立了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原先武汉城市圈办公室的基础上,组建“两型办”工作专班,以加快我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和建设两型社会先行区工作。在此机构的强力推动下,武鄂一体化对接步伐加快。 在规划对接上,对《鄂州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重点加强葛华科技新城、红莲湖旅游新城与武汉科技新城、武汉化工新城的对接。鄂州“两型社会”建设空间规划、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五个专项规划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五个专项规划初稿同步完成,正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之中。 在基础设施对接上,投资31亿元的汉鄂快速通道已获省发改委核准,正在抓紧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鄂州六十至武汉江夏公路和鄂州红莲湖至武汉东湖高新四路工程已开工建设;武汉新港鄂州港区规划正在进行编制;连接武九、京九铁路线的鄂黄公铁两用大桥已进入规划阶段;鄂州火车站改造工程可研报告铁道部已批准,正在进行初步设计。 在产业对接上,鄂钢宽厚板及配套的万吨钢材深加工基地、与富士康配套的表面处理工业园、与东湖信息产业园配套的比克电池和富晶电子等对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省化研院基地正在扩规。武大有机硅、华工科技准备将研发基地迁至葛店开发区。 在环保对接上,已与周边城市建立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制度。《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08-2012)》已经省发改委组织评审,计划未来5年投资7.4亿元,建设环梁子湖地区环保设施和拆围、破堤还湖等综合治理工程。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十件实事进展顺利在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同时,我市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不断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入,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38元,同比增长13.4%。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市新增就业人数11030人,五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员14058人,“新农合”基本实现农业人口全覆盖,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80元。城镇居民医保全面启动。筹资2000万元帮助812个因雪灾倒房户重建住房。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年初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面推进,进展顺利。上半年已筹措到位3.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2%,部分项目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民生工程得民心,绘就出吴都大地的和谐之美。
时间:2008-08-12 |
 |
最新评论 |
|
 |
发表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