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虽然出现了一个闷热的7月,但也无法挽回空调企业即将惨淡收官的局面。业内人士预测,国内空调行业2008冷冻年度销售量将比上一个冷冻年度下滑50%左右,近八成空调厂商难以完成既定任务指标。从6月开始,包括格力、美的、海尔等空调巨头均或多或少地实施了减产计划。
行业销量下滑
“今年5月以前,空调销售还是很不错的,但最关键的六七月份,销量下滑得太厉害。”某空调品牌市场部经理表示,“五·一”假期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增长的,但随着震灾、洪灾接踵而来,再加上经济大环境收紧、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导致今年内销下滑。“我们拿到的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国内市场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很多,空调厂商注定要惨淡收官”。志高空调也表示,预计将有超过八成的空调厂商无法完成销售任务,其中排名靠前的几大空调巨头压力可能会更大些。
“据我们预计,2008年冷冻年度整个行业的销量将比去年下滑50%。当然,现在离冷冻年结束还有一个月左右,如果天气突然炎热起来,最终的结果也许不会像我们预期的这么悲观。”一位空调企业销售人员说。
这个数字很惨痛,但并不出乎意料。销售状况的低迷,究其原因,无非是耳熟能详的几个:天气凉多热少,出乎“大寒之后必有大暑”的预期;房地产不景气的拖累;人民币升值,全球经济不景气;大众的消费预期不乐观。
高库存迫使厂商减产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空调行业库存高达1500万台。这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数字,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数字相对保守。在这1500万台库存中,明年不能再销售的四五级能效比空调占了一大半。
“在目前的形势下,上游供应商、中游整机制造商和下游渠道,无一能独善其身”。据悉,迫于库存压力,一些厂商的空调生产厂在近期悄然减产。空调上游关键零部件空调压缩机的销售情况或许可作为判断后期空调销售情况的先行性指标,一般情况下,压缩机销售情况能较空调行业早一个月反映出整个行业的趋势。据了解,到6月份,松下万宝、上海日立、广东美芝、天津LG、广州三菱、华润三洋等企业都下调了旋转压缩机产量——内销不畅,出口下滑,导致大部分空调厂商的生产不同程度地减量;空调压缩机库存较多,有将近1200万台;原材料价格动荡使企业对下半年的生产计划趋于谨慎。
重拾“价格战”
本该到来的“旺季”销售惨淡,低能效空调明年将很难上市,空调厂商情急之下,开始重拾弃用了好几年的“价格战”。
据了解,目前已有不少品牌悄然降价,降幅已达10%。2008冷冻年度前平均价位还在1700元、1900元的小1P、1P空调,已被整体拉低到1500元、1700元左右,甚至低于去年同期水平。2P、3P的促销幅度更大,不少3P空调打出“直降1000元”的促销牌。市场上还出现了近两三年来很少见到的1188元、1299元的促销价,一些品牌还打出“买一送一”的诱人招牌。据家电卖场销售人员透露,最近商场还在持续增加促销力度,“但降价似乎并不奏效,销售仍然不温不火。”某卖场空调促销员说。
一家空调专卖店的工作人员介绍,四五级能效比空调明年将不能再销售,但空调厂商不允许专卖店退货、退款。专卖店只有两种解决方式:一是淡季降价甩货,二是走工程机渠道。“淡季将到,相信不少经销商会血拼工程机市场”。据透露,部分品牌已经暗暗打出700多元的1P工程特价机,但不得不以“割肉”为代价——其制造成本一般在9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