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武汉网:武汉城市圈商贸资讯专业平台 2008-09-04 02:34:52 作者:第一武汉网 来源:本站综合资讯 文字大小:[大][中][小] |
“扬子江月饼”获称“中国名饼”
昨日,记者从市食品工业协会获悉,在我国月饼行业“奥运会”之称的第九届全国焙烤职业技能竞赛上,武汉老字号“扬子江月饼”勇夺团体金奖,其生产的莲蓉月饼,首次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定为2008年“十大名饼”。
以往,这个称号主要被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企业取得,“扬子江”是中部地区惟一的上榜企业。
多年来,月饼市场由广东、上海企业“领舞”。每年武汉月饼消费量在5000吨左右,尽管八成是武汉厂家生产,但汉产月饼却难有叫得响的品牌。
近年,汉产月饼加强了品牌培植和本土化创新,一批具有浓郁荆楚风格的武昌鱼月饼、荷塘三宝月饼等应运而生,过去只有在广式、苏式月饼中才能见到的玫瑰花、蜂胶、杂粮、水果等月饼,在汉产月饼中也能见到。汉产月饼与京月、滇月、徽月等,对广月、苏月等发起冲击。
汉产月饼占据武汉市场大半江山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全国焙烤职业技能竞赛上,武昌扬子江乳业公司的“莲蓉月饼”首次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定为2008年“十大中国名饼”,这也是中部地区唯一上榜企业。
除了“名饼”,更多的“民饼”今年已成为江城超市中秋节前的一景。中百仓储总经理程军说,离中秋还有半月,超市里卖得最俏的散装月饼,几乎全是汉货。
这在前几年是不敢想像的。此前武汉每年5000吨的月饼消费量,大部分市场由广东、上海、香港等地月饼企业瓜分。
近两年,在加强品牌培植和本土化创新后,一批具有浓郁荆楚风格月饼面市;过去只有在广式、苏式月饼中才能见到的玫瑰花、蜂胶、杂粮、水果口味月饼,已被汉产月饼借鉴。
多位月饼经销商认为,汉产月饼与京月、滇月、徽月等新锐,正对广月、苏月发起有力冲击。
许多年前,汪玉霞、曹祥泰、冠生园等老字号担纲的武汉月饼市场,曾让外地月饼忘而生畏。那时,汉派月饼的特点是有嚼劲、香。“尽管汉产月饼收覆了部分失地,但重振昔日辉煌还有待时日”,武昌扬子江乳业公司总经理梅红运说,在国家对月饼的生产标准中,有滇式、川式、湘式、广式等诸多品类,目前尚无汉产月饼的标准。现在的汉产月饼充其量只是“汉产”,尚不能说是“武汉造”。
有业内人士称,汉产月饼要形成核心竞争力,除了品牌、特色创新外,文化包装、营销理念都要跟上。
武汉月饼行业期盼亮出鄂式大旗
刚刚领回“中国名饼”殊荣的武昌扬子江食品公司总经理梅红运并无喜色。近日,在全市月饼工作分析会上,他忧心忡忡:各地食品都在“树碑立传”,除久已成名的广月、苏月,如今就连湘月、川月、滇月、哈(哈尔滨)月都自成一派,武汉何时亮出“鄂式”大旗? 他介绍,外地每年从湖北大量购进优质原材料,制成后返销回来。每年“月饼大战”,本地月饼厂从没有真正“抱成团”,往往自相杀价恶性竞争,《中国食品报》曾以“武汉月饼当烧饼卖”为题报道。
武汉现有月饼厂近百家,年产约8000吨,但量多价低,产销金额仅3亿元左右。据悉,一个“元祖”武汉公司,统辖湘鄂两地,一年销售额就抵上武汉同行的一半。
众多月饼厂反映:武汉经营“软环境”逐年改善,但仍待改进。以超市大卖场为例,每到中秋,进场厂家须完成超市指定销售目标,完不成也按目标额强行结算,往往成为诱发同行贱卖的“祸根”。
武汉月饼“走出去”难。据称,在时下强化食品监管环境下,省内地市州甚至武汉城市圈内的执法标准不统一,“以罚代管”情况突出,企业无所适从。
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岳以干称,从当年“首佳”月饼获金奖、上国宴,到如今武汉本地月饼夺回“家门口”80%市场份额,重回升势,该到打造“鄂式”大旗的时候了。
入行20多年的武昌首佳食品厂厂长欧阳煊称,早年鄂式本邦月饼曾以硬皮硬馅,冰糖、五仁馅料特色远近闻名,北京等地曾广邀武汉厂家联营。眼下,江城饼业内有扬子江、冠生园、汪玉霞等“老字号”坚守,外有皇冠、元祖、罗莎、仟吉等强手进驻。一批新品如汤包月饼、香辣武昌鱼饼、归元素饼等市场叫好,但江城饼业还是缺乏较鲜明的特色。
中百仓储总经理程军认为,鄂式月饼难成一派,关键是在皮料特色、口味、文化营销上创新仍然不够;欲真正亮出“鄂式”大旗,需要“专家出思路,政府给政策,舆论造声势,工商共携手”。
月饼质检合格率逾九成
中秋临近,昨日市质监局通报,近期监督抽查135家企业生产的217批次月饼及月饼馅料,总体合格率91.2%,比去年提升11个百分点,是自1985年我市开始月饼质量抽查以来合格率最高的一年。其中,七城区合格率98.9%,较上年略微提高;六个远城区合格率84.5%,较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月饼馅料合格率95%。在检查中,没有发现过度包装和非法搭售行为。
城乡月饼合格率提高
此次抽检重点检测月饼安全卫生指标,包括微生物、防腐剂、甜味剂、酸价、过氧化值等,累计抽查198批次,涉及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74家月饼生产企业及大中型酒店、在汉销售的外地知名品牌、部分现做现卖糕点店,合格率90.9%。
其中,抽查7个中心城区88批次,合格率98.9%,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抽查6个远城区110批次,合格率84.5%,较去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16批次月饼馅料短斤少两;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主要是农村地区部分月饼生产加工小企业产品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超标。其中,新洲区武汉市恒康食品厂2008年8月4日生产的月饼,细菌总数超标18.7倍;个别产品过氧化值超标,可能使用了不合格食用植物油;有15批次产品标签中生产日期、保质期较模糊,企业名称、地址标识不规范。
首次抽查月饼馅料
今年是食品馅料国家标准实施第一年,我市首次专门抽查月饼馅料19批次,重点检测感官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酸价、过氧化值、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二氧化硫、标签,合格率94.7%,仅发现1批次月饼馅料残留微量的二氧化硫,可能是干制水果、蔬菜等原料带入。
市质监局再次提醒,食品馅料标准明确了月饼馅料的含量要求,如果仁月饼中果仁含量应不低于20%,栗蓉月饼中板栗含量应不低于60%,水果月饼必须有实实在在的水果。而添加各种果酱的月饼,标签上必须标明“水果味”月饼,还应在配料表中注明水果香精、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
未发现过度包装和非法搭售
为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规范月饼包装,抵制奢华之风,国家标准对月饼包装有3条“紧箍咒”:应使用可降解或易回收,符合安全、卫生、环保要求的包装材料,不要用木材做包装,更不要用红木、水晶等名贵高价材料制作月饼盒;包装成本不超过月饼出厂价格的25%;每千克月饼的销售包装容积应不超过具体规定。
此次抽查,未发现附赠高价值的酒水、茶叶等行为,月饼包装盒全部符合标准,表明各月饼生产企业质量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提高。
|
 |
最新评论 |
|
 |
发表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