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管线钢发展可以用“起步晚,步子快”这六个字来形容。1995年以前,中国的输气管材用钢还基本停留在小口径、低钢级上。从1996年在陕京线上首次采用X60钢、2001年在西气东输工程中成功应用X70钢,到2005年在冀宁支线上使用X80钢,短短10年间,中国管线钢已然跨越了三个台阶。尽管起步比国外晚了20年,但中国追赶的脚步却始终未曾停歇,而每一次的超越都由宝钢引领。
去年,宝钢试制成功迄今为止最高强度等级的X120管线钢,继新日铁、住友和欧洲钢管后,成为世界第四家试制成功该钢种的企业。根据焊管试制后的权威测评,宝钢生产的X120管线钢全部达到开发目标,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X120管线钢堪称管线钢中的极品,对强度、硬度和冲击韧性等综合性能要求极高。同属超高强度管线钢阵营,X120比X100强度提高20%,比X80强度提高50%。而管线钢的强度越高,壁厚和口径可在不影响输气安全的前提下相应减少,从而实现天然气管道的高压高效输送,使管道工程建设投资大幅降低。随着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天然气管道建设呈现长距离、大输量、高压输送的特征,现代管线钢正不断向超高强度方向发展。
据了解,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X70级钢管。尽管强度稍高的X80管线钢的生产与使用也有20年以上的历史,但在全世界的铺设长度还不到2000公里。至于上世纪末才开始研发的X120管线钢,直到2004年才首度在加拿大北部采用新日铁生产的X120级钢管,建成了世界上首条也是目前唯一一条示范段。
“极品”何以遭受“冷遇”?原因在于输气管道建设远非止于钢管制造这一环节。超高强度管线钢得以大规模工业应用,必须在管道设计、现场焊接工艺、管道防腐保护与运营维护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目前,尚未开发的天然气田大多集中在荒漠、极地冻土带和海洋地区,输气管线必须穿越极端恶劣的地质环境,故而对输气钢管有着极高的安全及稳定性要求。对于超高强度管线钢的工业应用,各国慎之又慎,但却指日可待。
经过多年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储备,目前世界公认X80管线钢的工业应用已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条件。随着西气东输管线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我国天然气管道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高强度管线钢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据悉,从新疆到广州全程7000多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设计全面采用X80管线钢。这不仅对国内钢铁企业具备适应X80管线钢大批量商品化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国内输气管材用钢发展提供了契机。此外,抗大应变钢、抗腐蚀钢、承载液化天然气的低温钢等还需依靠国外进口,也呼唤着国产化时代的尽快来临。
至于X120,新日铁、住友与美孚公司合作,据悉将在5年内把X120推向市场。虽然在未来几年内,X120管线钢还不会立刻投入应用,但它的发展应用前景却是可以预见的。宝钢在此时成功开发X120管线钢可谓正当其时,顺应了世界输气管材用钢的发展潮流,可以视作中国输气管材用钢的一个里程碑。然而必须正视的是,中国X120管线钢的发展还任重道远,比起发达国家多年的经验累积,宝钢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诚如中石油管材研究所副所长霍春勇所呼吁的:国内研究机构、钢厂、制管厂、应用部门、设计单位等有必要形成长效联合机制,扎实开展高强度管线钢的深层次研究,共同推进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乃至天然气能源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