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庆安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四大建设”和“一县三区”总体发展战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实施农业标准化为载体,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推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庆安县普遍推广了“秋翻春耙、测土施肥、高台大棚、良种钵育、机插抛摆、硬渠控灌、精细管理、绿色有机”的高产栽培模式,全县水稻两段式育秧、钵体抛摆秧、机械插秧、节水控灌面积分别发展到5万亩、65万亩、25万亩和70万亩,试验示范稻鸭共作面积800亩;大豆窄行密植和大豆玉米4+1栽培模式面积分别发展到5万亩和10万亩。全县共推广农业技术20多项,应用面积累计达180多万亩。
严格按照科技含量高、引领作用强、规模效益好的原则,全县共建设标准化科技园区88个,面积11万亩。水稻、大豆千亩以上科技园区达到26个,比上年增加41.6%。水稻增加了“三膜覆盖”即“早钵大苗”技术示范园区,并在和平水稻实验站和丰收乡丰年村新建了两处千亩水稻高产创建核心园区;旱田新增了毛葱套种大豆技术示范园区,并在欢胜、新胜各建了两处5000亩的旱作农业标准粮田建设示范区,使园区建设的内容不断丰富,辐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认真实施了农业部下达给我县的水稻万亩示范点高产创建活动,落实在久胜镇久宏村,这是我县最早实施水稻旱育稀植的村,也是我县最早的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无论是乡村干部,还是普通农户,都对水稻高产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十分有利于高产创建工作的开展。同时,我们还大力开展了省农委下达给我县的90万亩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在丰收乡、久胜镇、平安镇等三个乡镇8个村,共落实高产创建核心园区8000亩,示范区8万亩,以此辐射周边11个乡镇90万亩水稻,形成了以点带面的高产创建态势。在高产创建工作中,加强了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实现了综合技术配套组装,推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农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